先說刻板印象,我認爲中山大學就是高雄市政府上個世代的寫照:負債多、保守、接不上新產業。
少子化讓全臺灣的大專院校都變得很難混,臺灣新興產業職缺相對邊陲的高雄更是如此。併校當然是一個簡單就能創造一點新意的辦法,近年已有清大、高科大的例子,當然也不能忘了去年底熱騰騰通過的陽明交通大學併校案。
2012年6月訂定的《國立大學合併推動辦法》提到推動國立大學合併以“有效協助學校整合教育資源及提升整體競爭力”為目標。背後的一個基本假設是教育如同產業,都有規模經濟的特徵:產業必須要有夠大的規模成爲一個聚落才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,更多人才,更多公司,形成一個良性循環。我們最熟悉的例子是新竹科技產業的成功和難以複製:它夠大,以世界規模相比毫不遜色,但同時也是因爲它太大,在它飽和之前臺灣其他各工業區很難跟上。
當然,大學不是越大越好,與其壟斷不如讓彼此間保持着一些適當的競合關系。中山大學相比國內頂尖大學該當如何?看看數據可知,中山大學的確小了點。
指標一:學生人數
以下是臺灣幾個前面的國立綜合型大學學生人數
沒錯,雖小又很能做研究的綜合大學並不存在這個國家。中山的學生人數排名遠遠落後於臺灣各指標大學,(高雄大學就更不用說了)在中字輩的學校裏也是敬陪末座。不是說學校大就一定能打,但是每個好學校都大不應該只是巧合,高等教育的確存有規模優勢。
指標二:校地面積
然後是校地面積。這我想就不用多說了,歷經搶海、搶山各種工程,中山大學的可用校地還是就這麼一點,校舍面積小的可憐,和文組爲主體的政大差一點點而已。土地問題大概是中山大學發展受限的最主要因素。實驗室阿,宿舍都不曉得要往哪放,戶外研讀一下廣義相對論或莎士比亞還要被猴子打擾。
同時高雄大學現有可使用校地仍相當充分,位置相較西子灣也更靠近高雄主要的科學園區。當然中山大學還有開發仁武校區這個選項,但兩相比較下應該是使用現有高雄大學校地較爲容易。
指標三:負債
另一個中山的問題是財務。就高雄大學與中山大學相比,表面上看來這兩三年高雄大學赤字較多,但若深究負債資產比率,中山大學可是相當突出,近三成負債比只比臺交成好一點點(見下表)。反觀高雄大學不論是總負債還是現金流其實都算是前段班水準。換句話說,中山目前的財務狀況根本已經糟糕透頂,和好學校(aka 高雄大學)相比赤字要稍微減少一點也只是剛好而已。
總結
中山大學需要地、需要財務空間;高雄大學起步過晚,以綜合大學而言同樣規模稍小。兩校現有師生職員的角度可能各有打算,整併後短期的整體排名也的確可能下探。但長期而言,考量到規模、土地、財務,整併後的中山大學可以有更大的經營彈性與效率,對於提升競爭力應該有正面幫助才是。
另外,以高雄的角度出發,整合後(或許未來加上高醫、高師大)的高等教育能量將密切影響轉型中高雄的未來。當然,不是併校就發大財,高雄需要更多的產官學合作,更多的學術能量支援在地企業,更多的企業有誘因開出職缺留下優秀人才。高等教育需要與產業轉型一同擴大規模,一同前進。
— -
資料來源: